從健康的牙齦到牙周炎的發(fā)展分為四個階段:
初期病損:
此時的病理表現(xiàn)是結合上皮下方的牙齦血管叢的小動脈,毛細血管和小靜脈擴張,齦溝液增加,白細胞沿趨化梯度向齦溝移出,菌斑堆積的第2~4天炎癥浸潤區(qū)約占結締組織的5%。
㈡早期病損
菌斑堆積后約4~7天,血管擴張,數(shù)目增加,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是此期的主要的浸潤細胞。成纖維細胞退行性變,膠原纖維繼續(xù)破壞達70%,結合上皮和溝內上皮的基底細胞增生,牙齦發(fā)紅,探診出血。
㈢病損確立期
此期牙齦明顯的炎癥和水腫,色暗紅,不再與牙面緊貼,大量的漿細胞從主要的位置向位于近冠方的結締組織,圍繞著血管,上皮附著的位置基本不變。
㈣晚期病損
炎細胞浸潤向深部和根方的結締組織延伸,結合上皮從釉牙骨質界向根方增殖和遷移,形成牙周袋。牙槽嵴頂開始有吸收,膠原纖維破壞加重,廣泛的炎癥和免疫病理損害都加重,漿細胞是此期病損的主要浸潤細胞,探及牙周袋和附著喪失,X線片可見牙槽骨的吸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