問怎樣治療腳氣
2020-04-09 1173次
病情描述:
怎樣治療腳氣
提示:線上咨詢不能代替面診,醫(yī)生建議僅供參考!
答咨詢實錄
為你推薦
-
怎樣治療腳氣病腳氣病分為以下幾種方法:1.趾間有糜爛、滲液者的腳氣,可以用1:8000高錳酸鉀溶液濕敷,然后外用油劑或粉劑,待皮膚干燥后改用鹽酸特比萘芬等霜劑或軟膏。2.足部起小水泡,未破潰者,可以先用3%硼酸溶液浸泡,然后選用聯苯芐唑乳膏等抗真菌霜劑。3.腳氣病合并細菌感染,原則上應先局部抗細菌感染,可以用呋喃西林溶液或1:2000黃連素溶液濕敷,嚴重感染者,可以口服抗生素,如頭孢氨芐膠囊、紅霉素等。4.全身身治療,對于頑固的腳氣病,可以給予口服藥。如特比萘芬、伊曲康唑、氟康唑等。這些口服藥物效果好,但應注意其可能帶來的副反應,肝功能不良者忌用。同時要增加對維生素B1的攝入量。01:39
-
怎樣治療便秘?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種通便的藥物,我們簡單地來分一下類,第一條是強效刺激類瀉藥,這些瀉藥含有大黃、決明子和番瀉葉,可以起到迅速緩解便秘的效果,但是會引起腹痛和腹瀉,適用于一些強壯的青壯年,或者是急性便秘的患者,不適合中老年人使用。另外一個第二類,潤滑類瀉藥,這個主要是開塞露,或者是甘油灌腸劑,這些主要是局部用于直腸,起一個潤滑的作用,但是可能會導致直腸的損傷,誘發(fā)痔瘡或者是出血,甚至誘發(fā)結腸癌。主要適用于一些長期臥床的,或者是不能正常排便的患者,不適合中老年人長期使用。第三是溫和瀉下類藥物,那么這些瀉藥,主要成分就是蘆薈,起作用的成分是蘆薈苷。目前所有的藥物蘆薈苷的含量,都是超過國家標準,一些中老年人長期服用蘆薈膠囊,會導致腹瀉,腸道蠕動的減弱,誘發(fā)便秘進一步加重,甚至可以導致腸道的色素沉著,誘發(fā)結腸黑變病。對于中老年人,不建議應用此類藥物一瀉了之,而應該選擇一些瀉補兼施的藥物,正確對待便秘的方法,應該選擇瀉補兼施,不能一瀉了之,讓腸道恢復正常的功能,形成良好的排便習慣,可以選擇一些比較好的中藥組方。比如說香丹清,香丹清里含有,黃芪蘆薈葉和銀杏果,黃芪主要是補氣成分,可以提供腸道的推動力,促進腸道蠕動,形成良好的排便習慣,而且可以改善腸道的功能,緩解便秘。02:22
-
怎樣治療腳氣腳氣治療分為中西治療。西醫(yī)治療如下:一,糜爛型,先用一比五千高錳酸鉀溶液浸泡,然后外涂龍膽紫或腳氣粉,每日兩次,等待收干以后,再外擦腳氣靈每日兩次;二,水皰型,每日用熱水泡腳以后,可以外擦復方水楊酸一次,等待被干以后再外搽腳氣靈。三,角化型可外用復方水楊酸,酒精,早晚各一次,最好在涂藥以后用塑料薄膜包扎,使藥物浸入厚皮,便于厚皮脫落。中醫(yī)治療如下:一,苦參、白鮮皮、馬齒莧、車前草,朝珠、黃柏每日皆洗一到兩次,對水皰型或有感染時應用有較好的療效;二,藿香、黃精、大黃、米醋、皂礬一千毫升,將上藥切碎放在米醋中密封浸泡一周以后去渣,備用。使用時取藥液每天浸泡兩到三次,每次二十到三十分鐘,連續(xù)五天。語音時長 1:57”
-
怎樣治療腳氣腳脫皮腳氣包括三種類型,其中有一種為角化鱗屑型,就是一組以足底、足側緣、足縫脫屑為主,伴或者不伴有瘙癢,也是比較頑固、治療起來比較困難的一種類型。腳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,又稱香港腳、足癬,治療首選抗真菌藥物,臨床上常用的外用藥物有鹽酸特比萘芬軟膏、聯苯芐唑霜、萘替芬軟膏、土槿皮酊、硝酸咪康唑軟膏等。脫屑為主可以選擇復方克霉唑軟膏殺菌潤膚治療,嚴重者需要配合口服抗真菌藥物,如伊曲康唑、鹽酸特比萘芬等,在積極的治療腳氣后要做好預防工作,防止交叉感染,鞋襪要進行殺菌消毒,避免穿別人的拖鞋,防止交叉感染,另外盡量的避免淌臟水。語音時長 01:39”
-
怎樣治療腳氣在選擇腳氣治療方案時,首先考慮的是患者足癬的臨床類型。不同的臨床類型,其皮損不同,常常需要根據皮損類型選擇不同的外用藥劑型。1、浸漬糜爛型:可先用溫和的糊劑或粉劑使局部收斂干燥后,再用乳膏等其他劑型,另外,保持局部干燥非常重要。2、水皰型:可選擇無刺激性的溶液或乳膏劑型。3、鱗屑角化型:首選乳膏、軟
-
怎樣治腳氣腳氣是指足癬,治足癬可以選擇一般治療、外用藥物、口服藥物、微波療法、紫外線療法等方法,但是要選擇正規(guī)醫(yī)院就診。1、一般治療:足癬是由真菌感染引起,一般會表現為腳部脫皮、水皰、瘙癢、糜爛等癥狀?;颊咝枰3帜_部皮膚清潔干凈,避免用手抓撓,并選擇寬松、透氣的鞋子,不可以長時間處于潮濕環(huán)境,洗腳后及時將水
-
怎樣治療口臭口臭通常跟食用大蒜等刺激性食物、消化不良、上火等因素有關,可以喝一些蜂蜜水,能夠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,幫助腸道蠕動,治療便秘引起的口臭癥狀,或者在嘴里含幾片茶葉,慢慢將茶葉嚼碎,可以殺死導致口臭的細菌,幫助緩解癥狀。
-
牙周病怎樣治療需要你定期去牙周科洗牙,做刮治,然后把該拔的牙以及蛀掉的呀,都處理好,保證口腔健康,然后還要定期復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