拉血一般是指排血。喝完酒之后排血考慮是慢性胃炎、痔瘡、肛裂、潰瘍性結腸炎、腸息肉等原因所致,具體原因要到醫(yī)院詳細檢查。
1、慢性胃炎:
疾病是因為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,喝酒會刺激局部炎癥,導致胃黏膜受損,出現便血、胃痛等不適癥狀。需要遵從醫(yī)囑服用奧美拉唑腸溶膠囊、多潘立酮片、泮托拉唑鈉腸溶片等藥物治療,飯后半小時服用即可,能減輕胃腸負擔。
2、痔瘡:
多數患者是因為久坐、大便干燥等原因引起,如果喝酒過多,會受酒精刺激,導致痔團破裂,出現便血、排便疼痛等不適癥狀。需要在專醫(yī)生操作下,通過吻合器痔上黏膜環(huán)切手術治療,術后需要每日坐浴1~2次。
3、肛裂:
多數患者是因為反復腹瀉、肛門外傷等原因所致,由于會在肛腸處形成裂口,所以一旦喝酒過多,會受酒精刺激,導致肛腸劇烈收縮,引起大便帶血的情況。需要在專業(yè)醫(yī)生操作下,通過肛裂切除手術治療,術后不能久坐,每個姿勢不能持續(xù)15分鐘。
4、潰瘍性結腸炎:
與患者長時間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有關,由于會在局部形成潰瘍面,所以一旦喝酒,容易導致潰瘍面受損,出現便血、腹痛等不適癥狀。需要遵從醫(yī)囑服用柳氮磺吡啶腸溶片、消旋山莨菪堿片、法莫替丁片等藥物治療,不能與其他藥物同服,會影響藥物效果。
5、腸息肉:
是因為局部炎癥長時間刺激引起,屬于良性占位性病變,喝酒后會刺激息肉,導致息肉受損,出現下消化道出血的情況。需要在專業(yè)醫(yī)生操作下,通過腹腔鏡手術治療,術后不能立即進食,要等24小時后,適當吃一些流食或半流食。
疾病治療期間,應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(tài),及時消除緊張、焦慮等不良情緒。